欢迎访问SoHoBlink人工智能行业网站,合作电话:13817964035。
首页 > 行业资讯 > 九问:解析技术在转移之难
九问:解析技术在转移之难
浙江知交中心  2019-03-03 11:17:55  浏览:

一、为什么说技术转移是当今大多数企业的“刚需”?


1、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需求严重萎缩,而国内贫富差距大,内需难以提振,诸多生产制造行业陷入产能过剩的尴尬境地。加上国内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计划生育国策又使我国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阶段,这些变化改变了我们赖以参与的中低端生产制造业。


2、当下,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必须储备先进技术,发挥高素质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参与更高层次的竞争才能取得生存,而参与这种层次的竞争的入场券便是先进技术。


3、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借助专业技术转移机构的体系化服务,将企业管理转向以激励创新为导向,从根源上奠定以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为什么说技术转移需求是企业“难言之隐”


1、来料加工时代企业家往往缺乏洞察力,他们无须深入思考所在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便能获得可观的利润。加上新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多数企业家虽然已意识到必须要引进先进技术,但却无法清晰表述要引进何种技术。 

   

2、技术需求代表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企业的核心商业秘密,所以,企业往往也不会轻易向外界透露其真实的技术需求。


三、为什么说科研院所的技术转移“总差最后一口气”

1、我国企业多数是来料加工型企业,多数科研资源都掌握在科研院所中。然而,科研院所以论文为导向的体制机制使得广大科研人员无须关注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忽视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问题,导致科研成果天生产业化能力不足。


2、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研发人员紧张,技术底子薄弱,对科研院所的成果鉴证能力有限,且通常不愿意承担在实验室成果的基础上二次开发、继续开发的风险,致使绝大多数尚处于小试阶段的科研成果难以走出实验室。


四、为什么说技术转移实现概率无异于“买彩票”

1、技术转移发端于技术需求方,而多数技术需求方要么讲不清其需求,要么不想讲清其需求。并且技术要真正转化为生产力还有赖于技术的熟练掌握、应用及其他生产要素的紧密配合。


2、技术供给方的丰富程度决定了技术转移的成功率和效率,正如第三问所论述的,多数技术供给先天上存在转移障碍。


3、从众多企业中挖掘出真正有需求的企业,和从诸多科研成果中找出有产业化价值和潜力的成果,都是一项巨量的工作。


4、技术的非标准化特点决定了一个需求必须有数十倍,乃至数百倍的供给才有可能配对成功。这个匹配工作是一项无法想象的浩繁的工程,基本不具备现实可行性。


五、为什么说技术转移交易市场多数处于“僵尸状态”?

1、国内目前已建成的交易市场多数缺乏线下的专业顾问团队、以及统计、分析和智能匹配的功能,无人愿意去积极主动填报和更新信息,最终沦落为政府有关技术转移政策信息的发布平台。


2、只有具备充足的企业技术需求、成果供给及成熟的信息采集、咨询、鉴证、评估、交易、法律、金融等服务体系,技术转移交易市场才能持久生存和繁荣。


3、由政府主导的技术交易市场存在的信息采集及商业盈利模式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一旦政府出资中断或减少,又将是新的一波技术市场僵尸潮。


为什么说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多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技术转移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海量资源的小概率匹配事件,且技术转移还存在多层次的问题,导致单所高校的技术供给先天存在局限性。


2、高校运行机制自成一体,且较为复杂,绝大多数企业的技术需求均为中小规模需求,企业自主掌握高校的运行机制进而进行有效沟通的成本过高,导致企业的积极性下降。


3、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受经费、人员专业程度限制,仅能满足简单层面的产学研合作牵线搭桥需求。加上技术转移的小概率属性使得高校无法深入企业采集需求。


为什么说纯粹做技术转移是一个“无底黑洞”

1、目前的技术转移需方、供方及中介服务体系现状均不利于做好技术转移,且技术交易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无法准确预测投入与产出,纯粹做技术转移在商业模式上无法成立。


2、在当今相对浮躁的整体社会环境下,极少有人愿意踏踏实实地坚守技术转移这项极其艰苦且不知何时能有回报的工作。


为什么说外资技术转移机构普遍“水土不服”?

1、国外的科研机制是以国外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其科研成果最大程度接近产业化要求。目前国内的整体技术转移环境完全不同于国外,国外的技术成果和专业做法并不能直接适用于国内。


2、国内技术转移行业总体发育成熟度、企业技术需求强度及付费能力远低于国外,而技术需求采集成本却高于国外,导致外资技术转移机构纯粹做技术转移的成本极高,但收益仍然是小概率事件。


为什么说技术转移是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牛鼻子”

技术转移对于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起着抓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行政部门对企业的服务作用和引导作用,政府最应当做的事情是构建本区域的科技创新体系,为辖区内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技术转移产业链涵盖了企业科技创新中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估诊断、需求分析与挖掘、导入专业方法、导入合适资源、跟踪评价等各个环节,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文章转载自科易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标识错误请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或修改。


SoHoBlink - 人工智能行业网站

60万+泛人工智能行业企业数据,每年1000+行业会议宣传,领氪网络SoHoBlink人工智能行业网站,是一个泛人工智能行业新媒体门户网站,同时也是一个行业图谱和供应商名录,用户可在网站上通过分类栏目或者关键词搜索,找到需要的供应商,企业也可主动申请加入网站,推广自己的企业品牌,获得更多合作机会。
热门分类:
推荐企业信息:

关于SoHoBlink人工智能网


60万+泛人工智能行业企业数据,每年1000+行业会议宣传,领氪网络SoHoBlink人工智能行业网站,是一个泛人工智能行业新媒体门户网站,同时也是一个行业图谱和供应商名录,用户可在网站上通过分类栏目或者关键词搜索,找到需要的供应商,企业也可主动申请加入网站,推广自己的企业品牌,获得更多合作机会。
联系方式:13817964035(微信同号)合作邮箱:171920374@qq.com
地址1:中国上海市徐汇区南丹东路106号
地址2:铜仁市思南县思唐街道城北社区城门组53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2016 思南领氪网络工作室 黔ICP备2022009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