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人形机器人正从科幻设想逐步走进现实生活,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焦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底,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融资总额已超过 240 亿元,已超过 2024 年全年融资总额,市场热度持续飙升。并且,我国人形机器人整机平台超过 160 家,还有众多核心零部件企业,产业生态日益繁荣。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凭借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与创新活力,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北京依托深厚的科研底蕴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在技术研发方面优势显著;上海则凭借国际化的视野和完善的产业配套,在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正积极布局,强势进军人形机器人零部件领域。这一战略转型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从技术层面来看,人形机器人与汽车零部件同属高端精密制造范畴,在材料、工艺、传动系统、精密加工等核心技术方面高度相似。汽车零部件制造过程中积累的精密加工、自动化控制等技术,能够顺利迁移至人形机器人制造领域。例如,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机械设计、传感器应用及控制算法等方面的经验,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与生产。在零部件制造上,电机、减速器、丝杠、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合计占比接近 70%。在这一关键领域,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已迈出坚实步伐。据不完全统计,A 股已有超过 20 家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战略合作、项目投资、技术授权等方式涉足其中,累计投入资金达上百亿元。
在传感器领域,汽车智能化发展催生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如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已成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环境感知系统。像速腾聚创、禾赛科技等汽车传感器供应商,正积极向机器人领域拓展。在执行器方面,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企业凭借热管理控制部件、智能化零部件技术积累,向人形机器人领域延伸。而在材料方面,明泰铝业凭借汽车铝合金轻量化材料技术,向人形机器人外壳铝合金轻量化材料迁移应用;金发科技则凭借汽车内外饰与结构件高性能材料技术,为人形机器人外壳提供特种塑料。
《2025 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分布图及知名零部件企业》清晰展现了当前产业的布局与发展态势,无论是整机企业的蓬勃兴起,还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关键零部件领域的积极开拓,都预示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有望在未来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图谱为电子版高清图,列举了中国知名人形机器人企业分布。
网站介绍:
60万+泛人工智能行业企业数据,每年1000+行业会议宣传,SoHoBlink人工智能专业网站,是一个泛人工智能行业新媒体门户网站,同时也是一个行业图谱和供应商名录,用户可在网站上通过分类栏目或者关键词搜索,找到需要的供应商,企业也可主动申请加入网站,推广自己的企业品牌,获得更多合作机会。
合作细节请联系我们:
电话:13817964035(微信同号)
电话:13505190891(微信同号)
邮箱:171920374@qq.com